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第2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9节 (第1/3页)

    ??在这样繁荣下,广府更多的田地都种上了经济作物,或者干脆进工坊打工。

    ??甚至广府地区还形成了粮食进口的贸易,大量商船从南洋运送过来粮食,再将这些低价的粮食卖给当地百姓交税和充当口粮,而当地百姓则养蚕或者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卖钱。

    ??苏泽又问道:“听说广府那边还有人下南洋开拓荒田的?”

    ??孙知县叹息一声说道:“南洋多好田,爪哇吕宋的田地光是种稻就能一年四熟,确实有不少粤人南下种田,特别是在吕宋,据说闽人和粤人移民多达万人。”

    ??果然和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差不多,从明代中期开始,广东和福建的百姓就开始有组织的下南洋移民了,在距离最近的吕宋岛,更是移民的第一目的。

    ??“为何这些移民不去澎湖?”

    ??孙知县说道:“这个嘛?澎湖确实距离闽广更近,但是朝廷在澎湖设置了巡检司,禁止百姓登陆,就算是有百姓上岛开荒,也始终不成规模。”

    ??“而澎湖多山,不像是吕宋土地那么肥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吕宋当地土人不懂种植,也不知道土地的贵重,经常为了点小利就将土地变卖,听说吕宋就有坐拥千顷的大田主。”

    ??苏泽记下这些,接着和孙知县拱手道别。

    ??有了苏泽的带头捐赠,南平本地乡绅这才扭扭捏捏的掏钱,而这位孙知县也很守信用,在苏泽捐钱的当天就将返还的八十两银子送回苏泽手中。

    ??之后县衙又忙碌了几天,在县衙户房当差的林潮清向苏泽通风报信,孙知县在最后时刻凑齐了秋粮的银子,总算完成了秋粮征收的任务。

    ??时间到了十二月,苏泽返回长宁卫,林默珺又接到了俞大猷的信。

    ??信上说张经、李天宠已经被朝廷处死,俞大猷在信中情绪低落,很显然他并不认同朝廷的做法。

    ??苏泽也叹息一声,张经和李天宠的死,是朝堂上两党斗争的格局日益激烈的结果。

    ??如同张经和李天宠这样并没有投靠任何一党的人,正在逐步的失去在朝堂上立足的空间。

    ??严党想要提拔自己人主持抗倭,清流也想要提拔自己人主持抗倭。

    ??张经和李天宠就错在没有投靠任何人,以至于在被诬告的时候没人帮助他们说话。

    ??政治斗争烈度增加,所有人都要报团取暖,要么加入严党要么加入清流。

    ??张经李天宠本人被杀,家中男丁全部充边发配,俞大猷在信中说,他们浙江诸将凑了点钱打点了差役,希望张李二家发配路上能少死几个人。

    ??苏泽看完信也有些不舒服,还有人说大明政治斗争烈度不高,其实这样程度的政治斗争比比皆是,明代被诛杀的大臣不知凡几,更不要说那些被锦衣卫捉拿下狱,惨死在狱中的了。

    ??而且在封建时代政治斗争失败后,往往是被斩尽杀决,上至八十老母下至十岁孩童都要被牵连。

    ??俞大猷在信中也谈到了新的浙江局势。

    ??胡宗宪升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虽然还没有和张经那样加总督头衔,但是朝廷已经授予胡宗宪南直隶、浙闽等处军务的权利。

    ??胡宗宪命令俞大猷驻扎台州,受台州知府潭伦节制,负责台州防倭的工作。

    ??俞大猷还提到了一名从山东调来浙江的参将,负责防御台州附近的宁波绍兴二府,俞大猷对于这位戚参将有些一见如故的意思,两人经常讨论兵法。

    ??从那戚参将口中,俞大猷也知道了北方军情,俺达犯边更严重了,甚至杀入大同府斩杀大明的官员。

    ??嘉靖皇帝下旨,献俺答首者,赐银一万两,并授爵伯。

    ??可是北方的局势还是一天一天糜烂了下去。

    ??合上信,苏泽叹息一声,战乱下最惨的还是老百姓,按照俞大猷信中的说法,原本富庶的浙江如今已经是“饿殍遍地”,百姓“赤身裸体,家无资财”了。

    ??林默珺说道:“俞世伯在信中也提到了鸟铳,俞世伯认为鸟铳比弓箭更利,新任的胡巡抚已经上奏朝廷,请求制造鸟铳了。”

    ??苏泽倒是并不意外,仗打到今天,如果大明朝还注意不到鸟铳这种先进武器才奇怪呢。

    ??从抗倭战争开始,明军就开始逐步装备鸟铳,不过苏泽并不担心明军装备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