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 (第2/2页)
借用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机制分析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再结合中国的实践和实际进行创新,这才是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可行途径。 ??进一步来看,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虽然也都分析了市场机制,但是二者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西方经济学重点分析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分析市场机制为什么有效以及有效的条件是什么。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主要是说明市场机制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如何有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达到帕累托最优。传统的政治经济学重点分析市场机制缺陷和市场机制失灵。例如,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强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商品经济)运行的自发性、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把失业和经济危机看作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痼疾和必然伴侣,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分析市场的有效性,也要分析市场机制的缺陷,也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机制既有有效的一面,也有其缺陷的一面。我们对市场机制也应该持二分法:市场机制确实有有效的一面,如果否认这一点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我们也要搞市场经济。如果市场经济活动都是无政府的、自发的、盲目的,有那么多的弊端和缺陷,为什么我们还要搞市场经济呢?但是,市场机制有缺陷,会失灵,它不是万能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也承认这一点。但是西方经济学没有把这些市场机制缺陷和制度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分析市场机制的缺陷,更多地要从制度层面来分析,揭示出市场机制缺陷和失灵的制度原因,这样有助于我们不断地改革我们的制度、完善我们的制度。西方经济学回避从制度层面对市场机制缺陷进行分析,它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完善的、是永恒的。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什么?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选择什么样的逻辑起点呢?有人认为还是选择商品,像马克思当年创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样。我认为不应该再选择商品。马克思当年之所以把商品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是因为马克思认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里面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因。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从分析商品的二重性展开,然后发现劳动的二重性……最终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历史暂时性。我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把人的需要作为逻辑起点。从这个逻辑起点来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框架。总的思路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和目标,这个目的就是通过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不断增长、不断升级的。怎样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不断升级的需要呢?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不断改革和优化我们的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二是不断发展生产,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也就是政治经济学所说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包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也包括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还有对美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需要,例如自由、民主、和谐、发展和个人社会价值实现的需要。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只有不断改革和优化生产关系,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才能不断优化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其中,制度(或生产关系)的改革和优化是关键,制度或生产关系应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得到调整、改革和优化。不断调整、改革和优化的制度才能增进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资源的利用度,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因而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制度的不断调整、改革和优化,才能使制度和生产力发展在动态上相适应,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人民对政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会日益增长,日益升级,从而推动着制度改革和制度发展。沿着这个思路去分析,去展开,我们就可以构建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大厦。